02-23632057,02-23632105

仁醫仁術,視病如親

Integrative Medical Care

腸病毒治療經驗分享

腸病毒治療經驗分享-已刊載在醫藥世界週刊

近日腸病毒肆虐全國,造成全國有小孩的家庭人心惶惶,見此讓我回想到我和我那可愛的兩個女兒和腸病毒奮鬥的過程。腸病毒開始流行且造成很多小孩死亡大概是從民國八十七年開始,而我的大女兒是民國八十九年出生的。所以我兩個女兒都搭上腸病毒年代列車。

當初發現常以為是普通的感冒,但是腸病毒發作的症狀卻是非常的劇烈和迅速。所以當時小孩感染時,因其發燒症狀不易控制,一方面自己在這方面的經驗不是那麼足夠,所以就帶小孩前往馬偕醫院小兒科就診,詳細了解此病的狀況。當初醫師的診斷為?疹性咽峽炎,是腸病毒感染,非一般的感冒咽喉痛。那時對此病發生的觀察,發現它發病的速度和症狀的嚴重可說用兇猛二字來形容。

一、發燒的速度快、溫度常會飆到40-41度的高溫,使用退熱劑後小孩發汗後發燒的情況會反覆,且反覆的時間間隔很短。一般感冒發燒通常會半夜發燒,早上燒退到傍晚以後才又會漸漸燒起,如此反覆幾天才會痊癒。而腸病毒發燒時溫度很高,精神萎弱,會造成肢體軟癱無力,如此現象真讓我壓力很大。

二、黏膜潰瘍非常嚴重,初起咽喉會痛,喝牛奶及飲食的慾望降低,連平常喜歡吃的東西也會拒絕,喝東西也會痛,當時嚴重時連嘴唇都非常嚴重,腫到翹起來,奶瓶碰到嘴就哭的很厲害,實在讓人手足無措。其實,有時候因為工作忙碌會疏於對小孩的照顧與觀察,譬如當時有發現喝牛奶的狀況有減慢或不想吃時,會以為是平常的食慾不佳,直到喝牛奶會哭時已經變嚴重了,因為已經伴隨高燒及精神萎靡狀態了。

三、在發病的過程也有便秘的情形,我的觀察發現,若小孩連續幾天沒大便,你可能要注意她可能要發燒了。當時使用有機的綜合果汁及乳酸菌來解決便秘的情形。

  當時黏膜腫痛嚴重時有配合西醫的解熱鎮痛藥物來止痛及用冰塊或冰淇淋餵食來減輕疼痛及補充熱量,但期間仍須不斷的餵食中藥。最後幸運的結束疾病的過程,疼痛稍減,但粘膜潰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全痊癒,並未造成更嚴重的病情,在整個得病的過程,並沒有多而明顯的手足及臀部的紅色疹。

  在初期發生時確實因為對此病的兇猛程度的不了解,中藥介入時效果不佳,因為劑量輕而無法控制病情,但仍堅持在服用西藥的間隔期間不斷的加入中藥餵食,希望能減少西藥的使用量而仍能控制住病情。因為小孩在服用西藥後,會發汗和退燒止痛,但其臉色會異常發白,會想睡覺,不過因為止痛的關係嘴及咽較能飲用飲料和流質食物。不過在此建議盡量減少餵食牛奶和甜食,因為易造成反覆發燒及便秘。

在經歷過心痛的經驗,知道此病的發病特徵及治療的方向後,在遇到相同的狀況心中已較篤定了。首先一定要越早發現感染的徵兆,提早採用大劑量的中藥先把它控制下來,不要讓症狀持續惡化,就可以治療好此病。所採取的中藥如普濟消毒飲、麻杏甘石湯、葛根湯加黃連黃芩黃柏,若有便秘則配合加入大黃,或大量的使用乳酸菌或益生菌,因為感染後腸道中會繁殖大量的病毒及壞菌,因此大量的益菌加入,對病情的改善會有幫助,至少排便順暢可讓發燒不易嚴重,且可增加中藥的吸收及療效。儘可能的把病情控制在前面階段才是上上策。

目前對於腸病毒的重症治療經驗較少,但只要將中醫的辨證論治掌握住,及疾病重症的來龍去脈了解,相信應該是對於病情的改善與控制是有幫助的。個人建議在重症的階段,西醫應能將中醫的治療納入,對他們來說應是如虎添翼。

對於重症病患有中樞神經的後遺症,那是中醫能夠發揮的一塊,因為中醫對於中樞神經疾病的治療,有其特色及一定的效果,如眾所周知的中風後遺症、截癱、腦性麻痺、妥瑞氏症等(可參考中華民國中西結合神經醫學會網站)。

個人的經驗發表至此,希望對於閱讀者有所助益,也希望不吝指教。


【內容來源或主要科學文獻依據】醫師自行發表
【轉載本文請取得原作者同意】

總瀏覽人次: 網頁計數器